近年來,通過超細粉碎技術將鋰云母加工至微米級甚至納米級粉體,成為突破資源瓶頸的創新路徑。桂林鴻程作為超細粉碎設備領域的標桿企業,依托自主研發的HLMX超細立式磨粉機,針對鋰云母礦物的物理特性進行設備優化,實現了D97≤5μm的高效精細化加工。其負壓生產系統與智能控溫技術,在提升鋰浸出率的同時,有效降低能耗與雜質含量,為新能源企業提供了"資源-材料-電池"一體化的解決方案,推動鋰云母從低端礦產品向高附加值電池材料跨越。
1. 高純度鋰源供給
鋰云母超細粉通過精細化加工,可釋放高純度鋰元素,直接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原料。其均勻的粒徑分布和低雜質含量,能顯著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與循環穩定性。
2. 電極材料性能優化
超細粉體的高比表面積增強了電極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,促進鋰離子快速傳輸。桂林鴻程的研磨設備可將鋰云母粉碎至微米級甚至亞微米級,有效改善電池的充放電效率和低溫性能。
3. 成本優勢與資源循環
相比傳統鋰輝石提鋰,鋰云母超細粉工藝流程更短、能耗更低。桂林鴻程的粉碎技術可實現鋰云母中鉀、銣等伴生元素的綜合回收,助力企業降低原料成本并踐行綠色生產。
4. 固態電池技術突破
在固態電池研發中,鋰云母超細粉作為固態電解質添加劑,可抑制鋰枝晶生長,提升電池安全性。其獨特的層狀結構為固態電解質設計提供了新思路。
作為國內超細粉碎設備制造商,桂林鴻程自主研發的HLMX超細立式磨粉機,針對鋰云母的硬度與脆性特征進行優化,實現D97≤5μm的精細化加工。設備采用負壓生產系統,全程密封防爆,確保鋰云母粉體純度與安全性。目前,桂林鴻程已為多家新能源企業提供定制化生產線,助力鋰云母從礦石到電池材料的華麗轉身。
據預測,2025年全球鋰云母提鋰產能將突破50萬噸LCE(碳酸鋰當量),其中超細粉體材料占比有望超過30%。桂林鴻程將持續深耕超細粉碎技術,推動鋰云母在動力電池、儲能電池等領域的多元化應用,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中國方案。
鋰云母超細粉正以高效、環保、低成本的優勢重塑新能源電池產業鏈。桂林鴻程以創新粉碎技術為支點,助力企業搶占鋰資源開發先機,共同邁向綠色能源新時代。